玉树量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知識分享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知識分享 >

古籍文獻修復中的可逆性原則是什么?

時間:2021-09-02 09:18:00 來源:銳立文保

一、在技術措施上的可逆性

主要指修復后的古籍,在有必須的前提下,能夠從中去除修復材料。這就要求目前的修復不會對古籍的早期文獻信息造成任何不可逆轉的變化。如果將來出現(xiàn)更有益的修復技術,則可以輕松的將當前古籍修復狀態(tài)并恢復原貌。也就是說,目前的修復工作不應該對古籍原貌造成任何損害,根據(jù)后期古籍文獻修復技術的提升,可隨時替換掉之前的修復工藝。

比如,一些用于古籍修復的紙張經(jīng)過浸蠟和打蠟處理,而蠟易使古籍紙張出現(xiàn)劣化現(xiàn)象,使紙張強度也隨之下降。那么問題來了:從技術上來說,將蠟從紙張中去除也不是什么難事,為什么不將之去除呢?主要原因在于如果這么做之后,古籍修復用紙的歷史信息會不可逆轉的損失一部分,故而明知蠟易使古籍紙張出現(xiàn)劣化,但還是會將其保留。

黃文鋒-海南省圖書館古籍修復師

二、在修復材料上的可逆性

是指所用修補材料的性能不會發(fā)生變化,在需要時,可輕松將前期修復用到的材料取下來。

三、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要慎重

在古籍修復行業(yè)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新的古籍文獻保護材料或技術,在應用前一定要驗證其適用性。比如液態(tài)高分子化合物加固紙張技術、紙張覆膜加固技術等,這些技術更多適用于近代圖片的修復,而不適用于古籍修復,主要原因在于修復后的古籍,在可逆性方面無法滿足,往往是:使用簡單,去除難。另外,還有些可配套使用的去污藥物使用時效果非常不錯,但隨后易引起古籍、檔案紙張的顏料變色。因此,在古籍文獻修復中,要慎用新材料、新技術。

以上3個方面,是銳立文保分享的關于古籍文獻修復中可逆性原則的全部內容,我們專注于紙質酸化去酸,如有需求,歡迎隨時在線咨詢或來電咨詢!

【轉載聲明】轉載內容是出于傳遞更多有價值信息之目的,若出現(xiàn)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告知,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上一篇:唐代圖書檔案管理工作給我們的思考
下一篇:古字畫修復中,應多關注其藝術性
資訊推薦
服務案例
回到頂部